现行
公历即
格里曆(
英文:),亦有譯為
額我略曆、
格列高利曆,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里}-利烏斯(Aloysius Lilius)改革
儒略曆制定的曆法,由
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
1582年頒行。格里曆是阳曆的一種,於
1912年開始在
中國正式採用,取代傳統使用的中國曆法
夏曆(農曆),而中國傳統曆法是一種陰陽曆,因而格里曆在
中文中又稱
阳曆、
西曆、
新曆。格里曆與儒略曆一樣,格里曆也是每四年在
2月底置一
閏日,但格里曆特別規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紀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設閏日;如此,每四百年,格里曆僅有97個閏年,比儒略曆減少3個閏年。格里曆的曆年平均长度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日,即約每3300年誤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點回歸年的365.24237日,即約每8000年誤差一日;而儒略曆的曆年為365.25日,約每128年就誤差一日。到1582年時,儒略曆的春分日(3月21日)與地球公轉到春分點的實際時間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曆開始實行時,同時規定,原先儒略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為格里曆
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刪除,但原有星期的週期保持不變。格里曆的
紀年沿用儒略曆,自傳統的耶穌誕生年開始,稱為「
公元」,亦稱「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