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是
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衛”之意,鎮是指軍鎮;
唐代封建朝廷設置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
唐玄宗為防止邊倕各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
節度使,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時稱
天寶十節度使),
安祿山就身兼范陽、平盧、
河東三鎮節度使,伺機發動叛亂。
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勢中衰,在今
陝西、
四川以及
江淮以南的藩鎮大多依舊服從中央政府,向中央繳納
賦稅。而在
河北、
山東、
河南、
湖北、
山西一帶的藩鎮,即時稱「
河朔三鎮」的成德、魏博和盧龍三鎮,則割據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亦不賦稅,形同獨立政權。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面統稱為“
藩鎮割據”。
近代史家張國剛在《唐代藩鎮研究》進一步把藩鎮劃分為不同類型,這些類型根據其功能和地域特點分別為河朔割據型、
中原防遏型、邊疆禦邊型、東南財源型。而王援朝提出藩鎮的類型應該劃分為長期割據型、一度割據型、京東防內型、西北防邊型、南方財源型。一般所謂的
軍閥割據,主要集中在
河朔,大多是安史舊部歸降者,即“河朔三鎮”。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冬天一個雪夜裡,唐鄧節度使
李愬率領九千士兵雪夜襲克
蔡州,生擒
吳元濟,平定了淮西之亂。滄景、盧龍、成德等鎮相繼歸順中央,唐朝曾出現短暫的中興局面,全國表面上維持統一,是為“
元和中興”。
元和十五年,唐憲宗被宦官毒死,
唐穆宗即位後主張“銷兵”(裁減兵員)。中央接收河朔,長官多昏庸驕矜,
長慶元年(821)盧龍發生
兵變,將士囚禁朝廷派去的新節度使張弘靖,盡殺其幕僚,“河朔三鎮”復叛。新的割據者朱克融、王廷湊、史憲誠力主舊制。
裴度的討伐軍無功而還,
朝廷因軍費浩大,無法支撐長期作戰,只好承認現狀。
唐僖宗以後,社會矛盾激化,
王仙芝、
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戰爭爆發,唐朝中央徵集各鎮士兵圍剿,全國逐漸出現了許多割據勢力,如
楊行密、
董昌、
錢鏐等,伺機擴充自己的勢力。
廣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黃巢攻破
長安,唐朝中央政權瓦解。黃巢之亂平定後,藩鎮立即轉入互相兼併的戰爭,
天祐四年(907)梁王
朱溫滅唐,建立
後梁,演變為
五代十國,成為唐代藩鎮割據的延續。直到
後周趙匡胤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