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这本是一个后
文革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文革记忆。最初(
19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
样板戏;后来(
1990年代以后)被怀旧情绪驱使着的人们,泛化推广到用它指称在
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称呼,说明两者在其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创作范式、美学风格上存在某种内在同一性。
属于后者的有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柳青)《山乡巨变》(周立波)《青春之歌》《保卫延安》《
林海雪原》(被合称为“三红一创,山青保林”)《上海的早晨》(创作于1950年代)《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9年以前),电影《中华儿女》《
铁道游击队》《烈火中永生》《
红色娘子军》(导演谢晋)《
英雄儿女》(创作于文革前)《闪闪的红星》(文革中)《
开国大典》《解放战争三部曲——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
周恩来》《
焦裕禄》(文革后),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
东方红》《保卫黄河》(1949年以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歌唱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文革前)《党啊,亲爱的妈妈》《
春天的故事》《
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文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