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格纳生活的时代,在德国人们普遍认为
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
意大利与
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故瓦格纳提出“
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
管弦乐队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使其成为统一全剧的支柱。另一明显的改革在于他乐剧中的
主导动机。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到主导动机。但瓦格纳不同于他们,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并通过
复调来组合几个主导动机。可以说,由极端集中的情节编制出的主导动机之网覆盖全剧,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是一种精确而单纯的潜台词。除此之外,他的乐剧中几乎没有分曲,
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感情的意义由乐队以
旋律及
和声的方式表达,人声声部浮动于管弦乐流的表面,宣叙调与
咏叹调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瓦格纳的歌剧改革主要开始于《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部歌剧
1865年在
慕尼黑的演出标志着西方世界音乐语言中一种新方言的开始,调性体系开始瓦解的标志。从此以后,“瓦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义词。为了实现自己在歌剧改革方面的理想,并将这一切呈现于世人,瓦格纳特地筹建了
拜鲁伊特音乐节演出自己的作品。而这个音乐节到现在一直都吸引着世界音乐爱好者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