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
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
供给和
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
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
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
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
价格和
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到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
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