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民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民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由官商壟斷。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
絲路的開通,促進了東亞與
中亞至
欧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宋代時出現了紙幣;元代時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清兩代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自中華民國成立起試圖建立
民主國家,實行自由經濟,直到1990年代
台灣落實民主制度,1950年代以後30多年迅速實現了向工業化社會的轉型;而
中國大陸則在
1949年后實行
中国共产党完全领導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统治,起先為
公有制的
計劃經濟社會,
改革開放後逐步向
私有制的
市場經濟社會轉型,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内從農民轉為產業工人(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伴隨經濟的迅速國際化,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