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曆法,是中国各地仍然使用的各种曆法,
汉族地区使用的
農曆又称
夏曆,是一种陰陽合曆,以
月相定月份,以
太阳定
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
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
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四年增加一个月,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
2004年夏曆二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二月后为闰二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从古代起,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
夏朝时,以冬至月为正月,按
干支记年法是第一个月,即“子”月;
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
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
汉朝定立
太初曆,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间不再改变,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但从
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
清代的
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十四年或光绪元年或
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